“第一次到普羅旺斯,就跟第一次出國一樣重要!”
─英國作家與文評家:西里爾‧康諾利 Cyril Vernon Connolly
普羅旺斯,是一種通稱
「普羅旺斯」,是法國南部的一個通稱,位在比台灣大上15倍的法國南部,全名叫作「普羅旺斯、阿爾卑斯山、蔚藍海岸地區」(Region de Provence-Alpes-Côte d’Azur)(後簡稱 “普羅旺斯大區”),顧名思義,在這個地區就包含了三大部份,分別是:普羅旺斯(鄉村)、阿爾卑斯山(山景)、蔚藍海岸(海岸線),景色、人文的氣息也因此而不同。
阿爾卑斯山區,四季分明的景觀路線 (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
法國有80%的平原,對於農產、建設來說,可說是得天獨厚,若想看到不同的地型地貌,最主要就是法國東部、歐洲最大的山系:阿爾卑斯山或是西南部、與西班牙接壤的庇里牛斯山,其中阿爾卑斯山區,更是世界知名的活動場地,舉凡冬季的雪上活動、夏季的健行活動,無不都是為了貪戀這裡的美景。
普羅旺斯大區東部,有著數條美麗的「景觀路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昔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回歸巴黎的路線:拿破崙大道與來往丁城與尼斯之間的—松果火車景觀路線;順著拿破倫大道爬升,映入眼簾的是草原、流水、小鎮與高山環伺,山頭上的植被隨著季節的更迭而換上不同顏色的衣裳。搭上當地最具盛名的松果火車,孤絕詭異的落石奇景、高山要塞…是此區域截然不同的體驗與風光。每年七月份是薰衣草的季節,在海拔600~700公尺之間的山區,正是最佳的薰衣草栽種地點,於拿破倫大道的支線:瓦倫索勒到卡斯提蘭是薰衣草之路中最為廣大的薰衣草田,一望無際的薰衣草田,是眾多旅人來到南法的目的。
法國渡假中心‧蔚藍海岸地區 (阿爾卑斯濱海省)
越過拿破崙大道,看到的就是歐洲發源之地:地中海;海天一色是當地的代名詞,沿岸地區的小漁村受惠於此處的美景與陽光,躍升為現在歐洲舉足輕重的觀光重鎮,鵝黃色的牆面、赭紅色的屋頂,是城市的獨特面貌。
蔚藍海岸地區最大的觀光城市是尼斯,擁有著沿岸地區最大的人行步道:英國人散步大道,無時無刻都可以看到慢跑者、來往的自行車、溜狗人、或是單純望著海的人,更甚者…慵懶躺在質地不是那麼細的礫灘上,貪婪的吸取太陽的熱度,將自己曬的無比黝黑;老城區狹小的街道座落著無數的咖啡廳,人群熙熙攘攘,也是不同的城市風味。而臨近海岸的山群,有著許多的聚落宛若大鳥築巢般的群據山頭,這些 “鷲巢村” 依山傍水,也是文人雅士所愛之地,德國哲學家尼采就曾在鷲巢村艾日短暫停留,寫下「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第三部;沙特、西蒙波娃也多次來到此區域渡假。山、海之間的界線,在這理似乎更加的模糊。
鄉村純樸之美外,還有古羅馬的足跡 (沃克呂茲省‧隆河口區域)
位在普羅旺斯大區西邊地區,也是一般旅人印象中的「普羅旺斯」,普羅旺斯一詞來自於法文的Provence,字面上的意思正好是「鄉村」,在這裡,鄉村散落在阿爾卑斯山末緣的呂貝宏山區之中,其中有「法國為美麗的鄉村」之稱的勾禾德,更是電影「美好的一年」改編自小說「山居歲月」的拍攝地。
而在這個區域之中,更讓人稱道的就是古時所留下來的種種文物、建築,像是:嘉德水道橋,兩千多年的光陰流逝,在無接著劑的狀況下,遭遇洪患、天災,至今仍然屹立不搖;亞爾鬥獸場名聲雖不及耳熟能詳的羅馬競技場,但其完整成度確讓人感到古代建築之美;亞維農七任教皇曾住過的教皇宮,雖然教庭已遷回梵諦岡,內部奢華的裝飾也已人去樓空,然而所留下的巨大建築依舊帶來震撼;頹圮的古國馬劇場、遺蹟…都將這鄉村之地妝點出不同的面貌。
陽光揮灑之地,人文集粹之地
南法,以一年擁有超過300天晴天, 吸引世界各地觀光客不分季節的來到這裡渡假、旅遊;最為有名的旅人,便是英國作家:彼德‧梅爾Peter Mayle,從最初來到法國渡假,到最後長居於此,並在1989年時寫下「山居歲月‧我在普羅旺斯的一年」,將「普羅旺斯」這個名詞推上世界舞台,從此普羅旺斯便成為了南法的代名詞。
除了彼德‧梅爾,從19世紀至今,此處也是藝術家揮灑色彩的淨土:梵谷在這裡畫下人生中最璀燦的作品;畢卡索在這裡畫下人生的喜悅(La joie de la vie);夏卡爾顛沛流離的人生,在這裡找到了最後的平靜;塞尚以當地人的角度與眼光,畫下他所熱愛的家鄉…一直到了21世紀的今日,這裡還是年輕藝術家群聚的樂園。
米其林?不,家常料理更吸引人
法國最知名的美食評鑑:米其林料理指南,受到指南欽點的餐廳一直以來都是旅人來到法國勢必會前去用餐的場所;然而在普羅旺斯,物產豐富:
“廣為人知的好比甜瓜、桃子和蘆筍、節瓜和茄子、甜椒和番茄、大蒜蛋黃醬和地中海魚羹、新鮮的山羊乳酪,還有份量十足的沙拉,裡頭有橄欖、鯷魚、鮪魚、白煮蛋、馬鈴薯片,底下是油亮亮的各色萵苣…”
─山居歲月‧我在普羅旺斯的一年 / 彼得梅爾 Peter Mayle
人人都是美食家,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的私房菜,品嚐地方料理,比起 “摘星” 之旅更加的輕鬆、自在。深入鄉村、體驗當地人家的生活,有什麼方式比在餐桌再自然不過且真切深刻的呢?